中新网太原6月30日电 (记者 范丽芳 李新锁)继今年3月推介首批100个项目后,6月30日,山西省发改委联合山西省工商联,再向山西100强民企和省级协会商会推介项目。
与首次推介不同的是,2023年第二批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活动,邀请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配套融资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当天,山西共推介10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90亿元,计划引入民间资本571亿元,包括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民生项目、产业转型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目前,29个项目已开工在建,63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8个项目处于研究谋划阶段。
“这些项目都是我们‘货比三家’、精挑细选的,整体质量较高,吸引民间资本的意愿较强。”山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杨韶欣说,山西重大战略任务、重要规划布局、重点工程项目,只要民营企业有意愿参与,“我们都会敞开大门、牵线搭桥、促成合作”。
据统计,截至2023年4月底,山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有400.02万户,民营市场主体数量占全部市场主体总量的97.7%;2022年,山西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314.5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49.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334.4亿元,占GDP比重为44.2%;2023年前4月,山西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2.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0%。
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李剑英说,上述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已成为市场主体的主力军,在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民营经济支撑起山西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且民间投资在稳经济方面的作用凸显。
为吸引、留住雄厚的民间资本,山西先后出台民营经济“30条”“23条”、促进民间投资“40条”等系列支持政策。2023年起,山西开始按季度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实现省、市两级“1+11”推介全覆盖。
此次推介会上,山西银行副行长秦凯介绍了项目配套融资服务,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副总经理陈凯推介了省属企业项目,太原、大同、临汾、运城4市发改委推介了本地区项目,相关项目单位和民营企业家作了推介发言。(完) 【编辑:朱延静】
中新网长沙6月30日电 (张雪盈)6月30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本次研讨会以“职连中非、经贸共赢”为主题,中非双方相关政府官员、有关院校、行业代表等围绕非洲技术人才培养、中企在非人才本地化,当地员工职业技术技能提升等议题进行探讨。
近年来,湖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打造中国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示范高地,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自贸区、湖南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和中非经贸合作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等平台,吸引了49所国内优质职业院校和11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海外培训基地24个,每个为企业开展海外员工技能培训21万人日以上,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在加纳国家资产管理局局长爱德华·博阿滕眼中,世界各国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为非洲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广阔。
为构建中非长效合作交流机制、丰富职教合作内涵,湖南鼓励中非职业院校立足地区产业和自身特点,推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通过国际合作更好地为职业教育发展加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夏智伦表示,省教育厅将主动对接“未来非洲”计划,推广建设一批“鲁班工坊”“楚怡工坊”,在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广泛开展非洲本土人才培养;推动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共建共享;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国际学生招生基地,扩大面向非洲招收留学生规模;密切各层级多双边交往,继续实施“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持续开展中非人文交流活动,拓展中非职业教育合作领域,厚植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友谊。
“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中非职业教育将深化双边合作,拓展更多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合作项目。”埃塞俄比亚投资委员会副主任丹尼尔·泰瑞萨说。(完) 【编辑:刘欢】